自省的陷阱

先看一个寓言故事:

有一天晚上,一个盲人老者拜访完朋友准备回家,他说:“把你的灯笼借我用一下。”

朋友疑惑道:“干嘛要拿个灯笼,你又看不见。”老者解释说:“虽然我看不见,但是别人看得见,别人就不会撞到我了。”

朋友觉得有些道理,就给他了一个蜡烛灯笼。然而老者离开没走多远,就被一个路人撞倒了。

老者被撞很生气,说:“你瞎呀,没看到灯笼吗?”路人回答说:“灯笼?灯笼里的蜡烛已经熄灭了啊!”

自省就像那个蜡烛灯笼,它能提供光亮,但并不保证被人看见。当老者拿起灯笼,心生依赖而降低警觉,他以为别人会看到灯笼而避开他,却忽略了事物的发展并不一定照他所想进行。

沉迷于自省也是一样,反复审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不停的与自己对话,减少了与外界的联系,这只会麻痹自我,将思想封闭在有限的认知范围内。

自省在脑海中产生大量零碎的想法,他们会极大消耗脑力,并产生许多危害:

  • 产生自我怀疑:人的思想是很脆弱的,过多的思考让人总是处于自我怀疑状态,当你失去自信,你将看不到自我价值,进而倒向自卑。
  • 反复解构记忆:当我们遇到困难,不愿接受现实时候,自省就像动物的反刍,把过去糟糕的经历和对话拿出来重复演绎,仿佛电影一般反复播放,并试图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虚拟结局。这样做只是欺骗自己,毫无意义。
  • 困于执着:许多人期望找到完美的答案、终极的真理,然而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普世的真理。每个人、每件事的情况都不一样,没有一个终极武器可以解决所有问题。执着于寻找真理,就会觉得每个答案都不是完美的,然后要去追求更完美的,这无疑令人迷失方向。有时候,所谓的正确是没有意义的,能解决问题就够了。
  • 丧失专注:过多的想法,会令人感到分裂,脑海里全是想法,人的意志被不同想法拉扯,这是巨大的精神内耗。
  • 陷入完美主义:完美主义是进步的大敌,当你的标准定得很高,无论你做什么都是不完美的,都是不被接受的,这样会令人失去对价值的理性判断。长期追求高标准,持续的避免犯错,反而可能适得其反。完美主义要不得。

过度的自省绝非好事,自我认知的建立和完善伴随着我们一生,我们要从内心接纳自己,既能看到优秀的特点,也能承认不足的地方,要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,今后的自己可以做到比现在更好,要多走出去与人交流,多倾听别人的看法,外界的反馈比单纯的自省更有意义。

参考:https://www.fearlessculture.design/blog-posts/how-to-see-yourself-clearly-skip-the-introspection-mode